当前位置:南通市中央创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新闻公告 企业新闻>> 浏览文章
南通中央创新区打造城市创新功能核:人才需要什么、就规划建设什么
时间:2019年11月1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收藏

继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等顶尖科研机构签约落户之后,12日,2019江海英才创业周暨中央创新区人才发展大会又在紫琅湖畔精彩亮相。南通中创区内,各路英才荟萃,创新激情涌动。

优美的环境、良好的配套、给力的政策……无论是已落户的科研机构负责人,还是刚踏上这片热土的高层次人才,均对在南通创新创业充满期待:

“科技城挑高结构、地面荷载、地下超静音等条件,中创区的超前谋划,与我们的实验室要求高度契合。”北大团队负责实验室规划建设的负责人“解密”打动他们的是什么;

“这里重点打造了一批充满活力的科创载体,特别是顶尖科研机构的入驻将带来高端人才、科研成果的集聚,对我们新创企业有很大的帮助。”江海英才代表罗雪方说“在南通创业选对了”;

“这里构建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和服务链条,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落脚点。”年轻创业者吴庞和同伴们信心坚定,表示扎根南通,成就梦想……

让每一个创业梦想,都能在南通中创区迎着风口起飞。从一张白纸到创新“梦工厂”,三年来,我市坚持按创新规律、内在需求谋划和推进南通中央创新区建设,效果初显。

创新核“点睛”城市未来

回望南通中创区诞生的过程,从设想到概念、从规划到建设,本身就是深刻把握科技发展规律、遵循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产物。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就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进入新时代,诸多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南通站上了发展的“风口”。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作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要让创新成为南通重要的城市标签、鲜明的城市个性。

按照创新一般规律,创新要素只有高度集聚,才会产生聚合裂变效应,形成爆发力和驱动力。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创新规律,中央创新区应运而生——作为南通“创新之都”建设的点睛之笔、破题之作,以打造“创新特区”为目标,高度集聚技术、金融、人才等创新资源,带动全市创新能力的整体突破和提升。

从空中俯瞰,17平方公里的南通中创区,处于崇川区、通州区、南通开发区交界之处,被中央商务区、南通开发区产业基地、南通高新区等城市重要板块所围合。更重要的是,这里毗邻综合性大学,符合国内外诸多科创中心与大学相邻而建的一般规律。当我们视域再放大一些,可以进一步看到,中创区与五山和沿江片区,形成了创新核与生态核的呼应互动。“双核”驱动,必将有力提升南通城市能级。

南通中创区规划建设,引起广泛关注。“南通建设中央创新区符合历史脉搏,很有前瞻性。”国内知名规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等说,中央创新区的规划定位,符合大都市区域创新、链式创新、平台创新等新兴创新模式的趋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引力波”之父巴里·巴里什在实地考察南通中创区后,指出南通目标汇聚高端优质科创资源、把城市核心地带打造为科技研发集聚区,“这样的大手笔令人钦佩”。而在此次中创区人才发展大会上,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施一公这样点赞:“围绕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南通正在着力建设高品质的中央创新区,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风景孕育新经济。17平方公里的中创区,创新“火种”渐成燎原之势。

一切围绕人才需求

青年兴则城市兴,人才强则城市强。年轻人才在哪里,活力就在哪里;顶尖人才在哪里,“硅谷”就在哪里。

承载“引领南通未来发展的创新高地”使命,中创区规划建设之初,市委市政府即明确,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为青年、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创造优良生态。

简而言之,就是“人才需要什么,中创区就规划建设什么”。

我市邀请国内顶尖水平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担纲,数易其稿,绘就中央创新区“一带四中心”蓝图:“一带”,即中央森林公园景观带;“四中心”,即科创中心、文创中心、会展中心、医学中心。其中,一些重要主体性、标志性建筑设计更是精心打磨、精益求精。

历经3年多建设,如今,漫步中创区,中央森林公园景观带纵贯南北,紫琅湖碧波荡漾,堤岸绿树成荫,四大中心临湖而立,人才公寓、学校、商业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

把最好的环境、最好的地段留给科创企业和公共载体。在空间布局上,南通中创区统筹规划各功能板块,科创用地、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占比为4:4:2,科创载体都分布在紫琅湖和中央森林公园周边。

在做美环境、做优硬件的基础上,我市制订“双百”政策,构建起“100亿科创基(资)金”和“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为核心的政策支持体系,并统筹人才入户、子女教育、配偶就业、人才流动等方面服务,统筹解决优秀人才关心的一揽子公共服务问题。

紫气东来、琅嬛福地、“湖”纳百川。目前,中央创新区已累计引进各类项目80多个,多家“国字号”大院大所、一批科技领军团队相继签约入驻。

体制创新提供高效服务

有这样一个细节,让北京大学洽谈团队印象深刻:五来南通,牵头与他们对接的都是南通高等研究院。

“以往与其他城市开展校地合作,常常需要与科技部门谈、与发改委谈、与落户园区谈,像南通这样始终是一个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参与、共同推进,还是头一次遇到。”

制度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保障。中创区在运作模式上,既有别于一般园区行政化管理体制,也有别于一些创新载体市场化运作模式,最大程度实现行政、企业和市场优势叠加,又厘清边界、明确责任,最大限度提高组织推进效率。

南通高等研究院就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产物。南通高研院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围绕我市“3+3+N”重点产业需求,为中创区招引大院大所及顶尖人才团队共建研究院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与服务共建研发机构等各项工作。在引进、共建科研机构时,从对接、洽谈到签约、后续服务等,由南通高研院全过程、“一竿子到底”对接服务,这一少有的模式,让前来考察对接的高校、科研院所耳目一新,更加坚定了推动共建科研机构从“纸上”落到“地上”的信心。

在运行机制上,高等研究院也大胆创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研究院,不仅注重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更侧重于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和培育;不同于高校院所中传统的科研机构与研发内容,更注重与南通“3+3+N”重点产业的匹配度与结合度;不同于一般的事业机构,实行事业化登记,但采用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理念。

“体制机制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在集聚科研机构过程中,更好地提供高效服务,‘帮它建起来、扶它转起来、促它强起来’。”南通高研院负责人说。

一些已与南通高研院对接洽谈的科研团队感同身受:中创区的服务措施实、力度大,符合创新需求,具有操作性、体现长效性。

(来源:南通发布)

(作者:佚名 )
 
南通市中央创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8032621号